top of page

叛逆少女志當美髮師 父逝打擊大 乘風學園找方向(蘋果日報)

報導.攝影╱孫敏聿

出版時間:2005/08/15


乘風的孩子在「探索教育」的課程中,攀爬巨人梯,挑戰自己極限、同時也感受自我的渺小。 16歲的賴妹妹綽號「狗狗」,今年6月她喜孜孜地領了國中畢業證書,立志將來當個幫人修理門面的「美髮師」,她笑著說,幸好半年前學姊叫她前來乘風少年學園,「不然,我想現在我還是白天睡覺、晚上跑去抽菸、喝酒。」


「青春不輟」系列報導之五

台北乘風少年學園隸屬於教會聯合會,受教育部及北市教育局委託,6年來辦理中輟生安置就學輔導,學園輔導組長鄭雨婷表示,「狗狗」唸國二以前,在校表現穩定,但1年前因父親病逝,她開始逃學、出現攻擊性,曾拿美工刀砍過姊姊、拿茶具丟媽媽,


換環境重拾自信

「有長達3個月的時間,都是晚上出門玩、睡到下午才到校。」鄭雨婷說,也許是父親驟逝的打擊太大,「狗狗」自我放逐了一段時間,但愛美的她最後仍在學園的美容課程裡,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標。鄭雨婷指出,學園裡另一位畢業生「咖啡」來自單親家庭,在傳統升學體制的教育下適應不良,又在中途班因感情因素和同學打架,輾轉來到乘風。「其實『咖啡』是很有想法的孩子,她對英文學習很感興趣,像這樣的孩子,多半是為了同儕相處問題而中輟,只要換個環境,適時的教導人際相處,不難拿到畢業證書。」乘風少年學園總幹事羅友偵表示,「這些逃學、抽菸、被校方記過的孩子,常是學校老師眼中的麻煩人物,希望他們趕快轉走,但因資源有限,我們只能做為中輟孩子的『中途轉換站』,安置時間上限為1年,主要仍輔導他們回歸主流教育。」羅友偵說,感謝蘋果日報基金會以40萬元襄助,今年上半年共輔導16個學生,其中6位回原校就讀,4位已順利畢業,還有6位開學後仍會在學園就讀。羅友偵指出,為提供孩子適切的課程內容,學園依6年來的經驗,別出心裁設計了許多課程,例如安排「撞球課」、「哈韓風」等,讓愛看韓劇的學生大呼過癮;「神奇萬花筒」請各行各業「達人」解說箇中甘苦,作為青少年職業探索的方向。羅友偵認為,除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,家長和學校的配合也很重要,因此,學園每兩周辦一次中輟生家長的成長團體。邀請家長來,一方面分享經驗,一方面也和學園保持良好溝通,共同協助孩子。


專家意見替孩子爭取最大權益

「我們第一要考量的,就是替孩子爭取最大的權益。」台北市恩加貧困家庭協會執行長總幹事楊靜齡指出,中途學校固然提供中輟生多一點機會,但是中途學校的功能僅是轉折站,而非孩子最終的依歸;將孩子送至中途學校的同時,也應該是原校是視為準備迎接孩子回來的開始。不論是家長、教育單位或中途學校,都仍必須思考:「中輟的孩子還需要什麼?為什麼孩子不能正常學習?我們還能為孩子做什麼?」


與正規教育環環相扣

楊靜齡說,讀中途學校的孩子該如何回到主流教育體制裡、正規教育是否歡迎有中輟紀錄的學生,都是環環相扣的問題,「盼家庭、學校與社會共同來謀取中輟生的生活、成長與受教育的權益努力,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支持。」


bottom of page